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洄瀾分會幸福講座 從幸福境界尋獲感恩的心
2025-05-22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洄瀾分會5月20日在花蓮市國華里活動中心舉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講座「從幸福境界尋獲感恩的心」,讓現場近50位里民了解幸福與感恩之間的關係。
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張群主持,告訴里民蓮花象徵聖潔與智慧,希望每個社區都能開出一朵蓮花,以佛法安定身心,用智慧解決困境。英國詩人拜倫說:「悲觀的人,雖生猶死;樂觀的人,永世不老。」唐朝鑑真大師失明後仍六度航行,終於將佛法傳至日本,展現出真正的幸福境界。
與談人劉秀蘭分享,年輕時因擔心工作與婚事,開始持誦〈白衣大士神咒〉祈求觀世音菩薩幫忙,而圓滿所願,這是接觸佛教的開始。婚後忙於家庭與工作,覺察自己壓力將要爆炸。民國100年利用某假日到月光寺,巧遇現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的佛學講座,深受感動,便主動詢問加入佛光會,成為佛光人。
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麼?劉秀蘭認為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〈幸福境界〉中說得好:「和樂家庭是幸福的一種層次」,感謝佛光會讓他學會經營家庭;在這裡也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,彼此學習成長;工作上則懂得調整自己,與同事和諧共處,獲得貴人相助。感恩佛光會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,讓他不斷成長。
與談人黎瑞蓉分享,婆婆因為公公的過世開始虔誠拜佛,經常到寺院念佛祈願日後能夠好走,而不會成為家人的負擔。果真,他在日本旅遊返家後的翌日,安詳往生了,月光寺法師慈悲莊嚴的佛事讓黎瑞蓉攝受,因此而加入了佛光會。
學佛之後,有什麼幸福的收獲或改變的?加入佛光會之後,有了堅定的信仰,即便遇到困境,都有法師幫忙,讓自己身心安定;經過事情的歷練也讓自己學會「轉念」。所謂「三寶門中福好修,一文施捨萬文收」感謝大師創立佛光會,讓在家眾可以增加資糧。大師〈幸福〉文章提到「信仰裡有力量、有希望、有依靠、有無比的幸福」,他感應很深,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佛光人。
就任即將滿3年的花蓮市國華里里長林軒羽說,由於父親是市民代表的因緣,常參與社區許多活動,深知自己有責任該為里民做更多的事情,於是出來投入公職。
擔任公職時,有沒有印象深刻,很值得感恩事情?林軒羽分享說,去年0403地震時,有一戶獨居里民的房子破損嚴重,經他連繫台積電慈善基金會,獲得重建,新屋完成時,該里民激動感謝他的幫忙,才有可以居住的地方,他深刻體會到「服務的價值」,做好里民服務不容易,但自覺年輕,還可以繼續做下去。
長期在活動中心帶動長者運動健身的老師周華蓮回饋分享,聽到劉秀蘭分享是一位職業婦,又是加入佛光會已經14年的義工,不管家庭或義工服務,都很用心經營,令人讚歎,非常值得學習。
洄瀾分會會員黃松茂分享,幸福有三個層次:第一層次能吃能睡身體健康;第二層次參加公益團體,例如佛光會,可以服務社會大眾;第三層次就是當往生時,有人幫忙助念,可以一路好走。
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張群主持,告訴里民蓮花象徵聖潔與智慧,希望每個社區都能開出一朵蓮花,以佛法安定身心,用智慧解決困境。英國詩人拜倫說:「悲觀的人,雖生猶死;樂觀的人,永世不老。」唐朝鑑真大師失明後仍六度航行,終於將佛法傳至日本,展現出真正的幸福境界。
與談人劉秀蘭分享,年輕時因擔心工作與婚事,開始持誦〈白衣大士神咒〉祈求觀世音菩薩幫忙,而圓滿所願,這是接觸佛教的開始。婚後忙於家庭與工作,覺察自己壓力將要爆炸。民國100年利用某假日到月光寺,巧遇現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的佛學講座,深受感動,便主動詢問加入佛光會,成為佛光人。
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麼?劉秀蘭認為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〈幸福境界〉中說得好:「和樂家庭是幸福的一種層次」,感謝佛光會讓他學會經營家庭;在這裡也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,彼此學習成長;工作上則懂得調整自己,與同事和諧共處,獲得貴人相助。感恩佛光會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,讓他不斷成長。
與談人黎瑞蓉分享,婆婆因為公公的過世開始虔誠拜佛,經常到寺院念佛祈願日後能夠好走,而不會成為家人的負擔。果真,他在日本旅遊返家後的翌日,安詳往生了,月光寺法師慈悲莊嚴的佛事讓黎瑞蓉攝受,因此而加入了佛光會。
學佛之後,有什麼幸福的收獲或改變的?加入佛光會之後,有了堅定的信仰,即便遇到困境,都有法師幫忙,讓自己身心安定;經過事情的歷練也讓自己學會「轉念」。所謂「三寶門中福好修,一文施捨萬文收」感謝大師創立佛光會,讓在家眾可以增加資糧。大師〈幸福〉文章提到「信仰裡有力量、有希望、有依靠、有無比的幸福」,他感應很深,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佛光人。
就任即將滿3年的花蓮市國華里里長林軒羽說,由於父親是市民代表的因緣,常參與社區許多活動,深知自己有責任該為里民做更多的事情,於是出來投入公職。
擔任公職時,有沒有印象深刻,很值得感恩事情?林軒羽分享說,去年0403地震時,有一戶獨居里民的房子破損嚴重,經他連繫台積電慈善基金會,獲得重建,新屋完成時,該里民激動感謝他的幫忙,才有可以居住的地方,他深刻體會到「服務的價值」,做好里民服務不容易,但自覺年輕,還可以繼續做下去。
長期在活動中心帶動長者運動健身的老師周華蓮回饋分享,聽到劉秀蘭分享是一位職業婦,又是加入佛光會已經14年的義工,不管家庭或義工服務,都很用心經營,令人讚歎,非常值得學習。
洄瀾分會會員黃松茂分享,幸福有三個層次:第一層次能吃能睡身體健康;第二層次參加公益團體,例如佛光會,可以服務社會大眾;第三層次就是當往生時,有人幫忙助念,可以一路好走。
最新消息
台北道場佛光人以衣傳愛 送愛到花蓮
2025-10-0334期菩薩義工研習營 人間菩薩服務即修行
2025-10-03人間佛教走進里約大學 禪修與太極促進心靈健康
2025-10-03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師與禪詩6-4
2025-10-032025第11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開放報名觀察員
2025-10-02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監事會議 33萬學生讀報陶冶品德
2025-10-02北區知賓中、分隊長增能培訓 提升知能服務大眾
2025-10-02佛門開放日 跨文化交流共譜心靈之旅
2025-10-02南華大學人間佛教講座 依空法師以《八大人覺經》引領生命智慧
2025-10-02大明社區大學 客語推廣佛光菜根譚研習
2025-10-02
相
關
消
息